Hnewzs

Hnewzs

“引故入洛” 工程是洛阳市为解决水资源短缺、优化供水结构 常识

0

“引故入洛” 工程是洛阳市为解决水资源短缺、优化供水结构而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,其历史背景与建设历程可概括如下:

一、工程背景:水资源危机倒逼战略转型


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地带,长期依赖地下水和陆浑水库地表水。然而,随着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,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:


  1. 地下水超采:城区地下水开采量占供水总量的 83%,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,形成漏斗区,引发地陷等地质风险。

  2. 陆浑水库局限:作为主要水源的陆浑水库,因上游污染隐患和跨区域调水(如 “引陆入郑”),供水稳定性不足。

  3. 水质安全隐患:地下水硬度偏高(TDS 值达 180ppm),且部分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,居民健康受到威胁。

二、决策过程:水源地的战略选择


为破解困局,洛阳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,启动地表水替代战略:


  • 故县水库优势:作为黄河支流洛河中游的大型水库,水质常年稳定在 Ⅰ-Ⅱ 类标准,且周边 20 公里无工业污染源,预留取水口便于开发。

  • 对比陆浑水库:总磷含量仅为陆浑水库的 35.7%,粪大肠菌群数量低 90%,更适合作为饮用水源。

  • 工程可行性:输水线路可沿洛河左岸布置,利用自然落差实现自流,降低运营成本。

三、建设历程:十年磨一剑的民生工程


  1. 前期筹备(2009-2014):完成水源论证、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,2014 年 12 月正式启动。

  2. 主体建设(2015-2018)

    • 全长 134.21 公里的输水管道贯通,穿越 1 号隧洞(最长隧洞)、宁洛高速等复杂地形,采用顶管施工技术。

    • 2018 年 6 月试通水,日供水能力达 30 万立方米。

  3. 后续升级(2019-2023)

    • 高新水厂二期扩建(投资 2.3 亿元),引入超滤纳滤双膜法工艺,出厂水浊度降至 0.1NTU 以下。

    • 配套管网延伸至洛宁、宜阳、新安,形成覆盖 200 万人口的供水网络。

四、工程意义:水资源革命重塑城市未来


  1. 水质提升:市民家庭 TDS 值从 180ppm 降至 87ppm,烧水壶水垢减少 90%,婴幼儿腹泻率下降 15%。

  2. 结构优化:地表水占比从 17% 提升至 54%,地下水开采量减少 40%,形成 “双水源” 保障体系。

  3. 生态效益:年引水量 1.58 亿立方米,置换出的地下水空间助力恢复城市水生态,涧河、瀍河生态补水能力提升 30%。

  4. 经济赋能:优质水源吸引生物医药、电子芯片等产业落户,推动洛阳从传统重工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。


该工程不仅是洛阳市从 “地下水依赖” 转向 “地表水革命” 的里程碑,更通过智慧水务系统(2000 个实时监测点)和全流程水质管控,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“洛阳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