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newzs

Hnewzs

洛宁地标:一座水库如何点亮四座城市的未来 常识

0

在豫西群山褶皱处,一汪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。这座总库容 11.75 亿立方米的超级水库,不仅是洛宁大地的生态脊梁,更通过输水管道、灌溉渠道和电力网络,将清澈水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,为洛阳、洛宁、宜阳、偃师四座城市勾勒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。

一、洛阳:从 "地下水依赖" 到 "地表水革命"


每天清晨 6 点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故县水库,30 万立方米库水开始沿着直径 2.2 米的输水管道奔涌而下。这条全长 165 公里的 "水脉",以每秒 3.5 米的流速穿越崇山峻岭,最终注入洛阳城市供水系统。这项投资 18 亿元的引水工程,让洛阳成为全国首个将水库地表水直接作为饮用水源的城市,结束了长期依赖地下水的历史。


数据显示,工程通水后,洛阳城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 40%,地下水位回升 2.3 米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水库 Ⅱ 类水质让市民饮用水质合格率提升至 99.8%。在涧西区供水调度中心,实时监测大屏显示着从水库到千家万户的水质变化曲线,这条曲线正改写着一座工业城市的用水历史。

二、洛宁:从 "旱作农业" 到 "灌区粮仓"


在洛宁县马店镇,56 岁的种粮大户李有才站在新建成的灌溉渠旁,看着清澈的库水涌入自家麦田。"过去靠天吃饭,每亩小麦产量不到 800 斤。" 他指着远处的太阳能提灌站说,"现在通过智能控制系统,200 亩地按需灌溉,去年亩产突破 1200 斤。"


这只是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的一个缩影。这座设计灌溉面积 64 万亩的 "人工天河",通过干支渠、渡槽、隧洞组成的输水网络,将库水引向洛宁、宜阳、偃师三地。工程全部建成后,三地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45 万亩,粮食产能提升 30%,昔日的 "望天田" 正变身 "吨粮田"。

三、宜阳:从 "资源依赖" 到 "生态经济"


在宜阳县锦屏镇,返乡创业青年王强的冷水鱼养殖场里,3 万尾三文鱼正在 20℃恒温水中嬉戏。"这里的冷水资源来自水库底层,常年保持 8-14℃,特别适合养殖高端鱼种。" 他的养殖场年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,带动周边 20 户农户就业。


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正在库区周边蓬勃兴起。依托水库冷水资源,洛宁、宜阳等地发展起冷水鱼养殖、休闲渔业、生态旅游等产业,形成年产值超 10 亿元的产业链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水库周边 3 万余渔民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脱贫,走出了一条 "以水养人、以水兴业"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四、偃师:从 "电力短缺" 到 &qu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