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newzs

Hnewzs

一座大坝的担当:故县水库如何守护豫西大地 常识

0

在豫西崇山峻岭间,一座 125 米高的混凝土大坝横断洛河,将奔腾千年的河水锁进海拔 553 米的人工湖盆。这座总库容 11.75 亿立方米的超级工程,既是黄河防洪体系的重要节点,也是中原大地的生态明珠 —— 它就是被誉为 "豫西水塔" 的洛宁县故县水库。

一、截断云雨的世纪工程


1958 年,新中国水利建设的热潮中,故县水库工程破土动工。然而受历史条件限制,工程两度停工,直到 1980 年才实现截流。建设者们在悬崖峭壁间凿出导流洞,用钢钎炸药在花岗岩山体中开辟道路,历经十四载终于建成这座混凝土实体重力坝。坝顶 315 米的长度,相当于 3 个标准足球场首尾相接;125 米的高度,比 40 层住宅楼还要巍峨。


这座大坝的建成,让洛河的脾气从此被驯服。当洪峰来袭时,水库可将每秒 5000 立方米的洪水削减至 2000 立方米以下,与三门峡、小浪底形成梯级防控体系,共同守护着下游 1500 万亩农田和 2000 万人口的安全。数据显示,自 1994 年投入运用以来,水库已成功拦截 12 次重大洪峰,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80 亿元。

二、流淌的生态密码


在库区深处,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,构成一幅山水画卷。水库水质常年保持 Ⅱ 类标准,透明度达 3 米以上,库区周边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。依托这一优势,当地发展起生态渔业,3 万渔民通过网箱养殖冷水鱼脱贫致富,年产优质水产品超过 2 万吨,"故县银鱼" 更成为地理标志产品。


在水库下游,总投资 28 亿元的灌区工程正在紧张建设。这条绵延 120 公里的 "人工天河",将把清澈的库水引向洛宁、宜阳、偃师等地,让 64 万亩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。当汩汩清流浸润干涸的土地,曾经 "望天收" 的农民终于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。

三、城市发展的生命线


每天清晨,30 万立方米库水通过直径 2.2 米的输水管道,从海拔 553 米的库区流向 165 公里外的洛阳城区。这项总投资 18 亿元的引水工程,不仅让洛阳成为全国首个将水库水直接作为饮用水源的城市,更让故县水库成为支撑豫西城市群发展的 "大水缸"。


在水库坝后,总装机容量 6 万千瓦的水电站昼夜运转,每年为电网输送 2 亿度清洁电力。这些绿色能源,不仅点亮了洛宁城乡的万家灯火,更支撑着周边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。当夜幕降临,坝顶的景观灯与星空交相辉映,诉说着工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。


站在观景台上远眺,碧波荡漾的水库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间的蓝宝石。它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,诠释着 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