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newzs

Hnewzs

古代闹饥荒,为何灾民宁愿吃观音土甚至吃人,也不去河里抓鱼虾? 历史

0

古代闹饥荒时,百姓为什么宁愿吃草根、啃树皮,也不去河里捞鱼虾呢?是古人太蠢,还是河里不干净?
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曾经有人一拍脑瓜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,古代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,没粮食吃的时候为什么不捕鱼打猎呢?古人为什么这么想不开呢?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在禁书中记载过。晋惠帝听大臣们汇报,百姓因为灾祸没有饭可吃,便问道,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呢?这在当时可算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。至于前面提到的捕鱼大猎度过饥荒的主意到底靠不靠谱呢?确实是有靠谱的时候的。在历朝历代灾荒时节,也常有背井离乡的灾民躲进山林,靠着打鱼捕猎讨生活。最出名的就是晚唐年间,崇山山区基本都是各地逃荒道,这里的刘敏他们在山间建起山棚,靠山吃山过山火。

但是更残酷的事实是,放在那些破坏力巨大的灾荒面前,捕鱼大猎的法子基本没用。为什么没用呢?明末大饥荒时,有一个官员上书灾情情况。这个官员在全国各地当过官,也多次从辽东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过,什么样的惨状都见过。但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惨状,哪怕战场上的尸山血海,都不如饥荒里的灾区惨。陕北闹旱灾后,简直草木枯焦,老百姓只能跑到山里吃树皮、野草,树皮野草吃光了,就只能吃泥土。这种土被人们称为观音土,但其实这是一种白色的高岭土。这种土质比较细腻,没有那么多碎石子,吃下去暂时能够解出饥饿感。不过吃下去的土会在肠胃里结块,导致拉不出来。数日后,灾民们个个皮包骨头,肚子肿胀,最终因为腹胀下坠而死。但是灾民们没得选,找不到吃的,就只能。本此,据史书记载,在西汉初年的饥荒时期,汉高祖甚至下诏批准了允许出卖儿童的法令,让百姓贩卖儿女来换取食物。能让异国皇帝做出如此决定,可见当时的饥荒有多严重。饥荒就像是一场无法逃离的噩梦,没有自保能力的孩子就是待宰的羔羊。

在历史上,有关于饥荒年代饥民相识的记载数不胜数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百姓不愿意向自己的同胞举起屠刀,于是他们就选择啃树皮、吃草根。那么,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问题,为什么不捕捞鱼虾充饥呢?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中,爆发频率最高的是水灾与旱灾。中国灾荒史中就曾提到,在明朝的时候,200多年的统治中,共计爆发自然灾害1011次,其中爆发在河南省的次数就达到了611次。也就是说,河南省在。明朝的时候,平均每两年零两个月就要发生一次自然灾害,其中最多的就是旱灾和水灾。

当旱灾来临的时候,长时间的不降雨,让地面的农作物根本没办法生长,严重的时候,江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