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,我总是轻松地坐在顺风车的后座,看着窗外的街景一闪而过,目的地很快就到了。但当我决定利用年假体验一周顺风车司机的生活后,才惊觉这看似简单的行程背后,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苦与乐。
周一,天还没亮,闹钟便无情地打破了宁静。以往这个时间,我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,可如今却得挣扎着起身。简单洗漱后,我走向车库,借着微弱的光线,仔细检查车辆的每一处细节,擦拭车窗,调整座椅,试图为乘客打造一个舒适的空间。6 点整,我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,打开接单软件,就此开启了身份转变后的第一天。
第一单乘客是个年轻的上班族,和曾经的我一样,行色匆匆。到达约定地点,他上车后礼貌地打了招呼,便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。我紧握方向盘,努力让自己的驾驶平稳顺畅,眼睛时刻留意着路况,尽力避开拥堵路段。将他安全送达后,收获的好评让我欣喜不已,初尝作为司机被认可的快乐。
可这份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。紧接着的一单,乘客定位偏差,我在错综复杂的小区里绕了一圈又一圈。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乘客上车时满脸不耐烦,不停催促。我一边轻声安抚,一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行驶。等把乘客送到,我早已汗流浃背,满心疲惫,这才明白作为司机面对这类状况时的无奈与压力。
中午时分,本以为能稍作休息,可订单却接踵而至。以前做乘客,午休时可以悠闲地吃顿午饭,现在却只能在路边摊匆匆买个盒饭,囫囵下肚后又继续接单。下午,形形色色的乘客登上我的车,有热情健谈的,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,让我在疲惫中感受到一丝温暖;也有沉默寡言的,车厢内安静得有些压抑。一天下来,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,我的脖子和腰酸痛难忍,眼睛也因紧盯道路和手机屏幕而酸涩模糊,深切体会到了司机身体上的辛苦。
周二,带着未消散的疲惫,我又早早出车。这一天,遇到一位带着哭闹孩子的妈妈。孩子的哭声充斥着整个车厢,妈妈手忙脚乱地哄着,我虽有心帮忙却分身乏术。途中又因道路施工被迫改道,到达时间延迟,尽管乘客没有抱怨,可我心里满是愧疚。曾经作为乘客,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心生不满,如今换位后,才理解其中的无奈与艰辛。
周三,持续的精神高度集中让我有些神经衰弱,晚上难以入眠。看着账户里的收入,我咬咬牙坚持着。这一天,搭载了一位醉酒乘客,刺鼻的酒味弥漫在车内,他上车后便胡言乱语。我小心翼翼地驾驶,时刻防备着他的过激举动,直到将他安全送回家,才松了一口气。这种提心吊胆的体验,是作为乘客时从未有过的。
周四,天气突变,大雨倾盆,道路湿滑难行,视线也极差。但订单却比往常更多,我不得不全神贯注,每一次刹车和转向都谨慎万分,生怕发生意外。一整天精神紧绷,下班后整个人累得几乎瘫倒,深刻感受到恶劣天气下司机工作的艰难。
周五,体验的最后一天,身体和心理都已达到极限,我对这份工作产生了一丝厌倦。然而,在接送最后一位乘客时,与他聊起我的体验。他感慨道:“你们司机太不容易了,风里来雨里去,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” 听到这话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这一周的辛苦似乎都有了意义。
这一周,从乘客到司机的角色转变,让我深切体会到顺风车司机生活的苦乐参半。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疲惫,应对各种路况和乘客,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。但在这过程中,也能收获乘客的认可与理解,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。往后再乘坐顺风车,我定会对司机师傅们多一份体谅与尊重。